孩子讀不懂英語讀物怎么辦?要看孩子為什么讀不懂,是閱讀能力還達不到,還是英文讀物太難,還是內容表達太生澀和隱晦,單詞和句子都認識,但是內容連貫起來就不太知道表達什么意思了;就像讀漢語書籍,有的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(jié),讀上去很順暢;有的讀起來跟文言文一樣,雖然字都認識,但是讀不懂。
所以選擇合適的英文讀物,對閱讀起著重要作用;就相當于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一樣,只有合適的才是好的。還是要回歸到如何給孩子選擇教材上,讀物和教材不同,教材是培訓機構用于培訓的課本,老師和孩子通用,主要作用是老師講,小朋友在課本上學,根據(jù)聽到的,看到的來加深授課效果;而課外的讀物,可以擴大閱讀量,有趣的故事情節(jié),繪聲繪色的圖案。不必一定要小朋友每天要讀多少,根據(jù)興趣,引導孩子去閱讀,來找到閱讀的感覺,開卷有益,學會閱讀,更要教會孩子理解閱讀的內容。
在閱讀的過程中,要注意什么問題呢?閱讀的時候,難免會遇到生詞,有的讀物是可以點讀的,有的不能;閱讀少兒英語讀物的時候,閱讀生詞要不要查詞典呢?如果遇到了生詞,馬上去查詞典,或者翻譯成漢語之后再去讀,這個時候閱讀能起到什么作用呢?記憶漢語內容嗎?
家長教孩子學英語,就是要在英語中學閱讀,就像孩子走在路上,看到路上有很多不認識的東西,難道一定要每個東西都弄明白再走路嗎?閱讀的過程過于追究每個詞的意思,用單個詞的含義去拼湊句子,然后變成自己理解的漢語意思,這個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造句了。有可能脫離了英文句子本來的含義;就像一個句子,很長,只去追逐句子中關鍵詞,然后根據(jù)關鍵詞去理解,這樣速度會慢,而且理解起來也不能和上下文連接起來;容易陷入迷茫,就是讀了半天不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哪里。不是文章中心不明確,而是閱讀的方式不對,思路不明細;所以在教孩子閱讀的方法上,老師的責任很大,家長陪伴孩子閱讀的習慣也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