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的爸爸媽媽,在親身經歷了聾啞英語和應試教育的切膚之痛之后,又看到很多孩子啟蒙成功,于是下定決心,決定早點下手,從娃娃抓起,加入到幼兒英語啟蒙的滾滾大潮當中!
很快,面對各路專家的理論方法和紛繁復雜啟蒙資源,他們就開始矛盾、糾結,慢慢變得無所適從,迷失自我,找不到東南西北,不知道路在何方!首先,我們必須深度思考,想清楚一個問題:為什么要給孩子英語啟蒙?
為什么要給孩子英語啟蒙?
為什么要啟蒙英語?因為之前我們的英語教育是失敗的,我們之間的英語學習方法是錯誤的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、精力、金錢,幾十年學下來還是聾子和啞巴。不得不說,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,都是資源的巨大浪費。
所以,我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,重復我們過去的痛苦。決定從頭開始,注意:不僅是早點開始,更重要的是用正確的方法早點開始。否則只是用當年的應試教育聾啞英語,提前幾年在自己孩子身上實施一下而已。
那么我們過去那么多年的英語學習到底錯在哪呢?
錯過了語言敏感期
教育專家指出,0~4歲,是幼兒語言的學習關鍵期。這段時間,孩子記憶力好,學習能力強,給孩子多接觸英語會讓他們產生如母語般的親切感,能比普通人更快更高效地掌握英語。
仔細想想,我們這代初中前后才開始學習英語的人,正是因為缺乏關鍵期的家庭英語啟蒙,所以很難學好英語。
沒有良好的語言環(huán)境
我們在學校和老師學習英語的時候,并沒有用英語和老師實際對話的機會。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,背熟了所有的單詞,學習了單詞的用法,可以用單詞來造句,甚至寫英語作文。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用英語和老師或者同學聊過一句天,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語言環(huán)境。
方法錯誤,逆水行舟
全國大部分學校,大部分老師,一上來就教授孩子語法知識,學習一大堆的主語,謂語,賓語,這從句,那從句。。。以及復雜的時態(tài)語態(tài)。在孩子還沒有對這種語言有一定量的認識的時候,就帶孩子對語言的結構做過于詳細的語法分析。這就像盲人摸象,不能有效地在大腦中形成對這種語言的總體認識。
所以,想清楚了上面的問題,我們給孩子英語啟蒙時,就要做到三點:
開始要早,越早越好
有些媽媽在小孩2歲左右便開始系統啟蒙,甚至有的準媽媽都已經開始給孩子胎教啟蒙,相比那些逼著孩子上培訓班背單詞的媽媽們,這些媽媽無疑要進步很多,他們的孩子也要幸福和幸運很多!
時間要足夠,創(chuàng)造良好的語言環(huán)境
最好是3歲之前開始英語啟蒙,孩子還沒上幼兒園,天天在家里,有足夠的時間磨耳朵,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聲音輸入,大概每天至少有兩三個小時的英語啟蒙時間。你改變不了整個大社會和學校的語言環(huán)境,但完全有能力塑造家庭語言小環(huán)境。天天抱怨啟蒙沒有語言環(huán)境的人,基本都是在找借口!
方法要正確,先聽說后讀寫
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器官是耳朵,首先是聽聽聽,大量的聽,原汁原味的聽,大量、高頻、重復的聽,這樣才能培養(yǎng)語感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有模仿和說的沖動。
語言學習的基本規(guī)律是:先聽后說;先聽說,后讀寫;先語言,后語法!傳統的課堂基本搞反了,搞成聾啞英語就成了必然。相反,大量聽,瘋狂說,在大家眼里反而成了瘋子和怪胎!
上面三點做到了,英語啟蒙的成功就成了大概率的事件了,就像我們幾乎人人都成功學會了說母語一樣。